生存大于一切,乌克兰的首要目标是活下去,泽连斯基已经明白了这一点,当俄罗斯发起的攻势越来越凶猛,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,退出地雷公约。 据国外媒体报道,当地时间6月29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,正式启动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的程序,后续乌克兰最高拉达将对此进行审议。 这则消息一出,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在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局势上,乌克兰是真的被逼到墙角了。咱们先来聊聊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,这公约1999年就生效了,目的是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使用、储存、生产和转让,目前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加入,对减少地雷给平民造成的伤害、维护地区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,可乌克兰这一操作,无疑是给这个公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带来了冲击。 其实,乌克兰不是第一个对地雷公约下手的国家。不久前的6月27日,立陶宛、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就向联合国提交了退约文件,按照流程,6个月后三国就要正式退约。而且,芬兰和波兰也已经悄然启动了退约程序,这东欧“退约潮”来势汹汹,乌克兰再一掺和,局势变得更加严峻。
乌克兰为何要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呢?从官方给出的解释来看,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觉得这是从国家利益方面考虑。乌方声称,俄罗斯不是公约缔约国,还在俄乌冲突中大量使用地雷对付乌军和平民,所以,乌克兰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 但乌克兰这个决定,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争议。毕竟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是国际军控的重要成果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减少地雷的危害。现在乌克兰退约程序刚启动,后续还得看乌最高拉达怎么审议,一旦乌克兰真的退出公约,那很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。
从俄乌冲突的战场局势角度分析,乌克兰退出公约后,很可能会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杀伤人员地雷,这样一来,俄乌冲突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肯定会升级。原本就饱受战争之苦的乌克兰民众,生命安全会受到更大威胁,人道主义灾难也会进一步加剧。 要知道,地雷这东西,在战争结束后还会长期存在,对平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。过去有很多例子,即使战争结束许多年,当地平民还是会不小心触雷,导致伤亡。比如阿富汗,战争结束后,因为遗留的地雷,每年都有不少平民伤亡,很多人因此失去了肢体,生活陷入困境。乌克兰要是大量使用地雷,以后就算战争结束了,民众也得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。
从地缘政治角度看,乌克兰退出公约,会让欧洲安全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,本来俄乌冲突就已经让欧洲很紧张了,现在乌克兰再退约,很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连锁反应。像之前提到的立陶宛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、芬兰和波兰这些国家,它们本来就有退约的打算,乌克兰这么一带头,说不定它们会加快退约进程。如此一来,欧洲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军备竞赛,大家都开始储存和使用地雷,这对整个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来说,可不是什么好事。 而且,乌克兰退约这件事,也反映出国际军控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。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是国际社会为了减少战争危害、维护和平做出的努力,可现在一些国家随意退约,这会让国际军控条约的权威性大打折扣。要是大家都不把这些条约当回事,那以后国际社会还怎么通过条约来限制武器使用、维护和平呢?毫无疑问,这会让全球安全秩序陷入混乱。
另外,从美国和北约的角度来看,乌克兰退约说不定和它们有关系。美国一直是俄乌冲突的背后推手,北约也在不断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。乌克兰退约后,可能会从美国和北约那里获得更多杀伤性武器,美国和北约也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介入俄乌冲突,让自己在东欧的影响力更大,这对俄罗斯来说,是更大的战略压力,也会让俄乌冲突更加难以平息。 实际上,泽连斯基的签字,是一杯苦涩的毒酒,明知其害,却不得不仰头饮下。地雷,这把双刃剑,在当下或许能暂时迟滞俄军铁蹄,为乌军赢得喘息之机,减少前线士兵的伤亡,然而,它终将在东欧未来的土地上,播撒下长久的恐怖与伤痛。
战争终有结束之日,和平终将降临。届时,扫雷人员将冒着生命危险,一寸寸清理国土,那些无辜的平民,尤其是好奇的孩童,可能在战后多年,仍会因误触当年埋下的地雷而殒命或伤残,这种可怕的“遗产”,是今日决策者心中无法回避的沉重十字架。乌克兰今日的抉择,是对俄乌冲突残酷本质最令人心碎的注脚,它迫使一个国家为了眼前的生存,不得不亲手制造未来的灾难。 国际社会与其站在道德高地谴责乌克兰的“退群”,不如深刻反思,是什么样的处境,将一个曾签署人道公约的国家,推入到必须拥抱“魔鬼武器”的深渊?答案显而易见,是战争的极端残酷,是政治盟友援助体系的迟滞与无力。
当生存成为压倒一切的最高法律,乌克兰的选择刺痛了人类文明的神经。泽连斯基的签字,是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,刻在乌克兰的大地上,也刻在国际社会的良心上。 在生存与道义的天平上,乌克兰的选择沉重如铅,当和平的曙光最终降临时,扫雷铲要挖开的,不仅是埋藏地雷的土地,更是战争在人类心灵深处所刻下的、难以磨灭的创伤沟壑。
途乐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